第124章 124 一百二十四章

◎无◎

屋内雅雀无声, 气氛沉重。

这时宁县令站起了身,拱手见礼,朗声道:“三台县历年来, 缺乏种子, 耕牛,农具, 种地的百姓人力不足, 下官曾无数次上书, 请求府衙支援,朝廷赈济,终是没收到回应。下官身为三台县的父母官,未能做到帮扶百姓,回报朝廷, 实乃惭愧至极。下官已经尽力,所得薪俸,大多都散了出去,救助百姓, 下官家境贫寒,着实无法偿还历年来所欠的赋税, 还请程知府体谅。”

其他人一听, 尤其是高县令,连声附和道:“下官亦如此,比不过谢县令富有, 就是想自掏腰包, 囊中羞涩, 也拿不出来啊!”

谢县令见高县令还阴阳怪气, 当即就要跳起来, 此时宁县令又开口了:“下官愿公布家财,留在富县,请程知府差人前去三台清点家财。”

宁县令的话,无异于一道惊雷劈下。

“宁县令,照着你话中的意思,岂不是要程知府差人去抄家?”

“我乃是朝廷命官,就是要抄家,也得大理寺刑部共同定罪,我究竟犯了何罪,你总得给我一道罪名,不然何以服众?”

“程知府,敢问此举可有依着和条朝廷律令,可有朝廷文书,圣上旨意?”

谢县令听得听得脑子嗡嗡响,他当时怎地没想到拿这些来还击呢?

不过,谢县令看到公堂上端坐着,神情淡定的程子安,后悔不甘变成了冷笑。

瞧这些蠢货,还在那里挣扎。

谁不是家财万贯,还在那里装蒜!

真要查,除了宁县令的账目勉强好看些,其余人,全都跑不掉!

程子安等他们吵了一阵,拿起从未用过的惊堂木,啪地一下敲在公案上。

众人一惊,皆停下说话,抬头看向程子安。

以前他们是坐在程子安位置上之人,眼下虽坐在堂下,到底矮了一截,从俯视变成了仰视。

程子安目光缓缓在众人脸上扫过,那股威压,令他们情不自禁眼神躲避,不敢与他对视。

“诸位的说法很有道理,是该有罪名,由朝廷定罪。究竟是发配,流放,我堂堂一知府,熟读大周律,得了圣上的信任,特意将我派来云州,怎能私设公堂,辜负圣上的厚爱。”

程子安笑容不变,道:“待会我就写折子回京,让刑部大理寺来查。说起来,刑部段尚书他们,我许久都没见过了,能见到老友,还真是高兴。”

话一落音,公堂上再次变得落针可闻。

程子安是领了圣上的秘密旨意来了云州府,起初的富县县令,只是障眼法而已。

否则,程子安如何敢对郜县令,以及谢县令下手?

程子安又如何能在短短时日内,升迁为知府?

刑部与大理寺,程子安曾与他们一起办过案,还是让大周官场变天的大案,云州府曾经被涉及,知府被拿下,他们一清二楚。

要是刑部与大理寺真来办案,他们肯定会偏向程子安,他们本身就一笔糊涂账,手上不干净,绝对讨不了好。

要是真被贬谪会流放,他们的子孙后代,因着他们的罪责,就此断了科举入仕之路。

要是拿钱免灾,还能继续当官,不会影响到子孙后代。

大家心里打起来小九九,各自盘算得飞快,谢县令左顾右盼,看着他们的反应,鄙夷不已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福客来照着时辰送了饭食来,程子安招呼道:“大家先用饭,饭后就回去歇息吧,明早辰时中,回到衙门来继续议事。这次的饭食钱,由我结算,姑且当做大家以后的饭食标准。”

伙计们送上食盒,大家都愁眉苦脸,哪有胃口用饭。听到是以后他们核销公使钱的标准,打起精神揭开了食盒。

食盒里的饭菜虽然新鲜,对他们来说,着实太过寒酸了些。

程子安与程箴,连着苏捕头苏钱粮,与他们的菜式一模一样,几人随意坐了,埋头吃了起来。

大家跟着拿起了筷子,屋内一阵窸窸窣窣,无论他们心里做何想,在程子安将食盒里的饭菜用光时,多多少少都用了些。

伙计前来收拾食盒,吴掌柜一并来了,送上了清单。

程箴接过确认,当场会了帐。

众人看在眼里,又多了层震惊。

各县再穷,总有一两间食铺酒楼,他们经常去用饭,除了接受宴请,亦有请客的时候。

至于会账,皆有食铺酒楼,将账目送到府上,去账房支取。

当然,食铺酒楼极少会送账目上门,除非,他们的买卖不想做下去了。

程子安与程箴回了后衙,谁都没了说话的心情,大家各自纷纷散去。

夜里天气凉爽了些,天空星辰密布,明亮闪烁。

程箴与程子安走在穿堂里,沉吟了下,道:“他们今晚,定当睡不着了。”

程子安笑道:“他们回去之后,还要在一起商议对策,能睡得着,我倒要说声佩服。”

程箴道也是,忧心忡忡道:“不知他们明天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,我只担心这次的事情,没有那般顺利。”

在此之前,程子安早就有所预料与安排,道:“再难也要做,我都对他们狐假虎威了,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。只要有所求,有了约束,他们就挣脱不出去。”

先前程子安搬出圣上与刑部大理寺,就是用春秋笔法,在恐吓他们。

要是老实人,估计想不到那么多,偏生这一群都是官场老油条,聪明得很,肯定会将简单的事情,想得无比复杂。

程箴笑道:“那也是。不过子安,你可有什么所求?”

程子安在明州府乡下,曾见过好几次死亡,皆为病弱,或者老者。

为了不拖累家人,生了病,或者老弱之人,会自行了断。

了断时,会尽力避开农忙,以免耽误了家人干农活。

到了京城,程子安同样看到过,穷,治不起病,早些自我了断,省了家人与自己的痛苦。

在富县,免不了也见到过。

程子安每见到一次,都会难过一次。

大周天下皆如此,当这种病态成为常态的时候,程子安就有所求,有了约束。

不敢求盛世太平,只求百姓能吃得八成饱,活着时能有个人样,死时不那么凄惨。

程子安怅然道:“我也有所求啊,不然的话,我就辞官出海了,寻一座岛屿,做个岛主去。”

说到海,程子安禁不住想哀嚎。

他开辟海道,兴建水师,打击漕运的计划,迄今还没眉目呢!

程箴笑了起来,回想起他们在公堂上的反应,道:“那个宁县令,看上去还有几分风骨。”

程子安淡淡地道:“要做事,仅有风骨无用。宁县令算不得好官,只能称为称职而已,在云州府,在整个大周官场,都称得上是异类。他考中春闱晚,起初是同进士,在吏部候了足足五年多,才得了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县令之职,上任将将两年,时日尚短,还未被排挤掉,读书仕途皆算不上顺利,有幸运,亦有不幸。”

程箴想到了程子安读书时,他曾经惨叫过,坚决不要读书考科举。

一是读书功课难,二是出仕当官的难。

程箴与闻山长那时皆不太理解,考中科举出仕,无论如何都是官身,如何就难了。

做个清廉的官员,爱护百姓,忠于朝廷,这是朝廷对他们的要求,起码是明面上的要求。

清官不易做,做个好官,更是难上加难。

程箴看着程子安在抬手揉眉心,忙心疼地道:“子安你回去就歇着吧,莫要熬夜了。”

程子安道:“阿爹,我回去先用凉水洗一洗就清醒了。等下衙门估计还有人来,我得见一见。”

程箴愕然了下,道:“子安可是说宁县令?”

程子安摇头,笑道:“是谢县令。”

谢县令在公堂上时,明显对他们不对付,他来的话,就是告密了。

程箴对谢县令的印象不大好,皱眉道:“谢子晦此人,未免太过小人行径。”

程子安道:“小人有小人的好用,我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,无妨。”

程箴失笑,进了后衙,对程子安道:“我先去看看你阿娘,等下我来前衙。”

程子安道:“阿爹这些天太累了,早些歇着吧,我能对付。”

程箴没再坚持,关心了两句就离开了。程子安回到屋内,莫柱子打来温水,他急匆匆洗漱了下,换了衣衫出来,晃悠悠去了前衙值房:“柱子,你去守门,若有人来找我,你领进来就是。”

莫柱子领命前去,程子安翻了一会公文,他领着谢县令进了屋。

程子安放下公文,笑道:“谢县令过来坐,这般晚了,找我有何事?”

谢县令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下,恭谨地道:“程知府都还未歇息,下官哪有脸面歇着。再说,客舍里动静太大,下官如何能睡得着,实在是烦了,便出来走动透气。”

程子安眉毛微挑,哦了声,“客栈里的屋子,走动起来是声响大了些。”

谢县令脸上浮起意味莫名地笑,等到送薄荷水的莫柱子退出去,凑上前低声道:“程知府有所不知,客栈里的动静,不是走动声响......”

值房的灯盏,亮到半夜方熄灭。

晨曦初现,天色此地转明,太阳缓缓升起,又是一个艳阳天。

辰时中,大家准时到来了。

今朝与昨日不同,大家先聚在公堂里,吃着薄荷茶歇息。

莫柱子前来,唤了一个县的县令前去值房:“程知府请诸位先等着,叫到谁的时候,谁再进去,诸位放心,程知府会与诸位逐一商谈。”

大家心道这般大的事情,是要私下商谈,便没放在心上。

待到莫柱子前来唤另外一人时,先前去的那人,却没有回来,不知去了何处。

如此一来,还留在公堂的几人,面上不显,身子不时转来转去。

身下坐着的凳子脚,被带得不时在青石地面上摩擦,弄出吱嘎刺耳的动静。

谢县令脸肿眼皮肿,在一旁看着笑话:“坐不住了,呵呵,看你们能蹦跶到几时!”

作者有话说: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